- Jun 26 Wed 2013 19:28
肝昏迷初期
肝昏迷的分期目前多採用病人意識障礙的程度即昏迷前兆的表現、淺昏迷、深昏迷這樣一種臨床發展過程分期。這種分期比較簡便,有利於動態觀察病情的發展變化,有利於早期判斷並及時給予治療措施。一般將肝昏迷分為4期:
1期,又稱昏迷前驅期
有細微的性格和行為異常。如有的病人不言不語,有的則多言多語;乎時表現非常穩重,突然出現幼稚輕率的動作,或衣帽不整,或隨地吐痰,隨處大小便,脫衣服等;反應和回答問題尚正確,但有時吐字不清,動作緩慢等。此期一般無神經體征,或僅有輕微的表現。令病人兩臂平伸,手指分開,可出現手向外側偏斜,掌指關節、腕關節,甚至肘、肩關節出現急促的不規則撲擊樣顫抖,稱為肝震顫。此期腦電圖檢查多數正常。
2期,又稱昏迷前期
以精神錯亂、意識模糊、睡眠障礙、行為失常為主要表現,比前一期症狀加重。定向力和理解能力均減低,如對人員的姓名年齡、自己住在何處,現在是什麼時間均出現概念模糊;不能完成簡單的計算和智力動作,如1十1等於幾?此物是正方形還是長方形?常有語言不清,書寫障礙,舉動反常如尋衣摸床、手舞足蹈;時有幻視、幻覺、恐懼狂躁,近似一般精神病的表現。此期病人神經系統體征已出現,如肌張力增高、腱反射亢進,錐體束征陽性、腦電圖常出現不正常波形,具有一定的特徵。
3期,又稱昏睡期
以整天昏睡和嚴重精神錯亂為主,各種神經病理體徵陸續出現,並逐漸加重。患者24小時中大部分時間處在昏睡之中,但呼之能醒,叫醒後數秒鐘後又入睡,答話極不准,幻覺,神志不清。肝震顫仍可引出,肌張力增高,四肢被動運動有抵抗,腦電圖不正常。
4期,又稱昏迷期
患者完全喪失神志,進入昏迷狀態,呼之不應,不能叫醒。但對疼痛刺激尚有反應,有時出現張目凝視,淺昏迷時膝腱反射亢進,肌張力增高。因查體不能配合,肝震顫不能引出或引出不準確。病情繼續發展,則進入深昏迷。此時各種反射消失,肌張力降低,瞳孔散大,呼吸過度換氣,陣發性驚厥,各種刺激無反應。
以上各期的分界有時並不是很清楚的。前後期的臨床表現往往有交錯重疊。當病情發展或經過治療好轉時,可表現升級或降級。
什麼是「肝昏迷」?
人體的代謝自然會產生一些有毒物質,這些毒素主要是仰賴肝臟加以解毒。肝硬化時,此種解毒功能受到影響,原本要在肝內分解的一些毒素,就跑到全身。這些毒素隨著血流到達腦部,就會造成肝性腦病變,俗稱肝昏迷。
那些人容易產生「肝昏迷」?
肝昏迷常見於末期肝癌、嚴重的肝硬化、或猛爆性肝衰竭的病人。人體正常的肝臟只要20%就可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,所以只有肝機能嚴重失調的病人才可能產生肝昏迷。但如果肝細胞大量壞死,例如猛暴性肝炎,肝細胞大量壞死,剩下的肝功能無法處理體內毒素進入腦內就會產生肝昏迷;肝硬化末期病人,肝機能越來越差,體內之氨無法處理,也常會產生肝昏迷。
哪些原因會讓肝硬化病人發生肝昏迷?
肝硬化患者平常生活正常、腦筋清楚,但某些狀況會導致肝昏迷的發生。
一、上消化道出血:
肝硬化患者常有食道靜脈瘤出血,或胃潰瘍、十二指腸出血,血液積在腸子裡,經過細菌分解變成氨,這些氨流到腦部就會引起肝昏迷。因此,肝硬化病人要密切注意是否有出血的情況。
二、細菌感染:
肝硬化病人抵抗力差容易受到細菌感染,細菌一感染,體內氨增多,引起肝昏迷。
三、便秘:
正常人一、二天沒大便對身體沒有多大妨礙,但肝硬化病人如果便秘,細菌在大腸道作怪,氨氣大增,腦袋瓜很快就迷糊了。
四、服用安眠藥:
肝臟對藥物代謝、解毒功能差,肝不好的人服用安眠藥,很可能就昏迷不醒。
五、吃高蛋白食物:
初期肝硬化病人應該多吃高蛋白食物,以維持肝臟生理機能;但肝硬化非常嚴重、肝功能失調時,如果大魚大肉毫無節制,過多的蛋白質代謝後變成氨,就容易引起肝昏迷。
六、使用利尿劑:
利尿劑使用多,脫水太快,使腎臟加速製造氨,或是血液中鉀離子過低,使氨容易進入腦中,也會引起肝昏迷。
要改善誘發肝昏迷的因素,像細菌性腹膜炎、敗血症、食道靜脈瘤出血、電解質不平衡等。通常是那些誘發因素控制住了,肝昏迷的情況也會跟著好轉。不過,並不是所有的肝昏迷都是可逆的,若肝硬化太嚴重,也有可能造成慢性的肝昏迷,此時就必須靠長期的藥物治療或做肝移植了。
肝昏迷有四個階段,剛開始時,病人所呈現的不是昏迷,反而是異常的興奮,有點多話,之後才會變得比較沈默、嗜睡,最後進入重度昏迷,然後因腦水腫而死亡。
肝昏迷到底是哪種毒素所造成的,目前並無最後的定論,不過臨床上常可以測到血中氨(阿摩尼亞)值的升高。
治療上,常會給病人一種藥水(杜化液,用喝的或者是用灌腸的),以便將體內的氨帶出,以降低腸道內氨的產生與吸收,避免過量的氨跑至腦部。不過這種藥水有個副作用,就是會造成輕微的腹瀉。
我的經驗是,初期的肝昏迷,只要醫療方式正確,有極大的機會可以救醒,不用太擔心。
參考資料
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
留言列表